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考试大纲 正文

2013年初试大纲四/北京农学院全日制硕士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四)

作者:时间:2013-10-21点击数:

 
目录
P、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Q、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R、343兽医基础

S 610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

 
 正文
P、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第一部分,程序设计

一、考试题型

阅读理解程序(20分);编写程序(30分)。

二、考试方式

笔试

三、主要参考教材

C程序设计教程》,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四、考试要求及内容范围

考试要求: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类型、语法及其特点,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进行程序设计。

内容范围:

第一章    C语言基本概念

C语言程序的历史、特点、C语言的组成。

第二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C语言的常量与变量、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第三章    顺序程序设计

C语句结构和格式化输入/输出。

第四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if语句、swith语句。

第五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的循环语句结构及使用。

第六章    数组

语言中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

第七章    函数

函数的声明与定义,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参数及传递方式,变量的作用域规则,递归,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库函数。

第八章指针

-址与指针的概念,变量的指针、指针变量的声明和使用,指针做函数参数,指针与数组,字符串与指针,地址运算,指向指针的指针和指针数组,命令行参数。

第九章用户建立的数据类型

结构的概念,结构变量的声明和使用,结构数组,结构指针,自引用结构的概念和使用,类型定义,共用体的定义和使用,枚举类型。

第十章文件操作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文件操作函数。

 

第二部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一、考试题型

选择题(10分);简答题(20分);综合题(20分)。

二、考试方式

笔试

三、主要参考教材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月第4

《数据库系统概念》,Abraham Silberschatz等著,杨冬青、马秀莉、唐世渭改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月版(本科教学版)

 

四、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章绪言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操作;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关系演算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概述;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视图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

   计算机安全概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数据加密;统计数据库安全

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完整性约束命令子句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

   规范化;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模式的分解

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概述;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第八章数据库编程

   嵌入式SQL;存储过程;ODBC编程

第九章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代数优化;物理优化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事务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恢复概念;故障的种类;恢复的实现技术;恢复策略

第十一章并发控制

   并发控制概述;封锁;活锁和死锁;并发调度的可串行化;两段锁协议;封锁的粒度。

第三部分,网络技术与应用

一、考试题型

选择题(10分);填空题(10分);简答题(20分);分析题(10分)。

二、考试方式

笔试

三、主要参考教材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四、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章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基本概念、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分类;掌握几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理解层次结构的优越性,熟悉OSITCP/IP两种参考模型。

第二章物理层

数字通信基础;数据传输技术;传输介质;数据交换技术;信道复用技术;物理层基本概念;物理层功能及特性;物理层标准举例。

了解数字通信基础知识;了解各种传输介质特性;掌握信道复用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了解物理层基本概念;通过对物理层标准实例的学习深刻理解物理层功能及特性。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概念和功能;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点对点协议PPP的特点、组成、帧的格式;局域网的特点、CSMA/CD协议;传统以太网;以太网的MAC层;扩展的局域网;高速以太网。

了解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深刻里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了解PPP协议的特点及帧的格式;理解局域网的特点;掌握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以太网的MAC层帧格式,熟悉局域网扩展方式。

第四章网络层

网络层基本概念、基本功能;虚拟互联网络的概念;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关系,ARP协议和RARP协议,IP数据报的格式,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因特网ICMP协议;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的概念、RIPOSPF、路由器的构成;IP多播;VPNNAT

了解网络层基本概念、基本功能;理解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关系;理解IP数据包格式,掌握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概念;掌握IP分组转发的流程;了解因特网ICMP协议报文管理与控制原理;理解路由选择的概念;掌握不同路由选择协议的运行机制;了解IP多播与VPN

第五章运输层

运输层协议概述;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概述、UDP的首部格式);传输控制协议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TCP可靠传输的实现;TCP的流量控制;TCP的拥塞控制;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了解进苤渫ㄐ诺母拍睿焕斫舛丝诘母拍睿涣私?span lang="EN-US">TCP报文段的结构,熟练掌握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机制,拥塞窗口大小的改变情况,以及可靠传输序列号的使用机制。掌握TCP协议发起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断开连接四次握手的机制。

第六章应用层

域名系统DNS、文件传送协议、万维网WWW、电子邮件、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了解域名系统DNS工作机理;了解FTP的工作原理;了解一次网页访问HTTP协议工作的过程了解电子邮件相关协议;了解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第七章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数据加密模型;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鉴别;密钥分配;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防火墙。

了解网络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了解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理解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了解两类数据加密技术;理解数字签名实现机理;理解报文鉴别和实体鉴别;了解密钥分配的过程;了解因特网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协议;理解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的区别;了解防火墙功能及其分类。

第八章下一代因特网

解决IP地址耗尽的措施;IPv6的基本首部、扩展首部、地址空间;ICMPv6;从IPv4IPv6过渡的方法;MPLSP2P文件共享。

了解IPv6产生的背景及意义;了解IPv6的基本格式;掌握IPv4IPv6过渡的方法;了解MPLS;理解P2P文件共享的原理。

 
 
第四、五、六部分 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是报考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考试科目。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学生将来从事和食品相关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了解质量管理体苡肟刂票曜肌U莆帐称菲笠滴郎娣?GMP)的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主要要求;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内容。掌握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等。
三、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食品卫生学占40%、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占20%、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占40%。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75%;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25%。
3.考试题型:选择题(15%);名词解释(25%);填空题(15%);简答题(30%);综合性答题(15%)。
四、考试时间和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第一部分:食品卫生学,占40% 
第一章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掌握食品的细菌性污染途径及检验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污染食品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的病原学特点与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措施。
第二章 食品中的化学性污染
了解农药、重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二恶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对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其对食品污染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第三章 细菌性食物中毒 
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的特点,了解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第四章 各类食品卫生
了解各类食品主要卫生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二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占30%
第一章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及规范
掌握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操作限值、纠偏行动、监控、验证的定义。掌握SSOP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掌握 GMP的基本原则,掌握HACCP计划的原理及实施HACCP的步骤。
了解实施GMP的意义,了解国内外GMP的发展情况,了解推行ISO9000族标准的一般步骤和意义,了解ISO22000与HACCP的区别。
第二章    食品安全溯源及预警技术
掌握食品溯源定义,掌握食品安全预警及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定义,掌握食品溯源的基本要素及食品溯源系统建立的原则,掌握食品溯源过程实施的原则,掌握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功能。
了解国内外食品溯源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食品溯源技术手段,了解开展食品安全溯源技术的研究意义及中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概况。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掌握标准,区域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国际标准等的定义。掌握制定标准的原则,了解标准制定的程序及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快速程序”的定义,掌握标准制订需具备的要素及标准化概念的内涵。
第四章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管理体系
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的目的,掌握食品法律、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掌握食品规章的制定程序,掌握食品法典的制定目的。
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立法思想的转变方向,了解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

第三部分: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占30%
绪   论
了解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熟悉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掌握农药的种类;农药残留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技术。
第二章 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掌握兽药的分类;兽药残留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技术。
第三章 食品添加剂与加工助剂检测技术
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技术。
第四章 食品中有害金属检测技术
掌握食品中有害金属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技术。
第五章   食品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
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
第六章 食品中微生物检测技术
掌握食品中微生物检测技术
第七章  食品加工中形成污染物检测技术
掌握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测定、多环芳烃测定、杂环胺测定的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技术
 
 
 
Q、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 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选考)、农村政策与法规(侧重法规部分)、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选考)六部分组成。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考生选考其中的前三部分备考 共包括农村社会学(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选考, 50分)、 农业政策与法规 (50分)和农业经济学(50分)三部分;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考生选考其中的后三部分备考 共包括农村政策与法规(侧重法规部分)(50分)、管理学(50分)、农村社会学(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选考)(50分)考试大纲如下:
一、农村社会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选考部分)

()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村社会学》是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占《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朱启臻主编的《农村社会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

1、乡村建设运动。

2、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新型农民培养

3、农村家庭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农村邻里关系及其特点。

5、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6、农村社区的类型与特点。

7、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分化。

8、农村社会流动。

9、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及现状。

10、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与机制。

11、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

12、中国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试卷结构

(农村社会学考试内容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基础课试卷内容的三分之一,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村社会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    10

简答题      25

论述题      15

()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主要参考书

1《农村社会学(第二版)》(十一五规划教材),朱启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1

二、农业政策与法规(部分)

()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业政策学》是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农业知识综合课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何忠伟主编的《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

1.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农业政策实施的概念与特点;

2.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

3.农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和确定原则;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原则。

4.农业政策的执行

农业政策执行的涵义、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5.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

农业政策的评估原则和基本内容。

6.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

()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

()试题结构

(农业政策学考试内容占《农业知识综合四》的三分之一,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业政策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题    15分;

简答题        20分;

分析与论述题  15分;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主要参考书

1]《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何忠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月。

 

三、农业经济学 (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业经济学是报考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陈娆主编的《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

1.农业的概念、分类与特性;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2.农产品的供给、需求、农产品供求平衡

3.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概念、构成;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期货市场;农产品差价与比价、工农产品比价的类型;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功能与发展趋势

4.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5.循环农业的概念与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特征、发展目标

6.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特征与影响因素;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内容、影响因素;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7.农业家庭经营的概念、存在问题及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念、功能与类型;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特征与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的功能、特点与效应

8.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手段与内容

9.土地资源的特征;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农业劳动力的概念与特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与提高途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农业资金的内涵与特点;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与特点;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

() 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 试题结构

(农业经济学考试内容是农村与区域发展综合试卷内容的30%,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业经济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1. 名词解释题(10分);

2. 简答题(20分);

3. 辨析与综合论述题(20分);

()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 主要参考书

《农业经济管理(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 陈娆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6月。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选考部分
第一部分:考试相关说明
一、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农村政策与法规(侧重法规部分)、管理学和农村社会学。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70%;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30%。
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0%);简答题(40%);论述题(20%)。
二、考试时间和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第二部分:考试大纲性质、考试要求及大纲内容
农村政策与法规(侧重法规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村政策与法规(侧重法规部分)》是攻读全日制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相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该大纲以周晖编著的《现代农业政策法规》为主要依据,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农村政策与法规(侧重法规部分)》的基本理论,把握相关体系的基本内容。
2.能够运用农村法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分析现实中涉农法律问题,以此为依据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是否具备进一步培养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
三、大纲内容
第一章 农业基本法律制度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与农业发展方针,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掌握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法律制度,保证粮食安全的制度,农民权益保护,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二、关键点:保证粮食安全的制度,农民在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
第二章 村民自治制度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掌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律制度,“一事一议”制度。
二、关键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一般程序,须经村民会议决定才能办理的事项,一事一议的概念,一事一议的原则。
第三章 农村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
一、学习要点:了解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制度。
二、关键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 农村土地承包与纠纷解决的法律制度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村土地的范围,掌握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权利与义务、发包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
二、关键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遵循的原则,农村土地征收的原则,补偿安置费用的范围,适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解决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范围。
第五章 农业生产安全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业生产补贴政策,扶持奶业发展政策,种子生产经营法规,农药使用规范,掌握申领《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条件。
二、关键点:禁止单位和个人从事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章 农产品流通政策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超对接”政策,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二、关键点:“绿色通道”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学习要点:了解林木采伐规范,森林、草原保护,渔业资源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政策,掌握耕地保护制度。
二、关键点: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范围,节约土地、控制耕地浪费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区禁止从事的行为。
第八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灾害救济制度,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政策探索,掌握“新农保”的基本框架内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关键点:“新农保”的进本原则,新农保的资金如何筹集。
第九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学习要点:了解“新农合”的管理,巩固和发展“新农合”的政策。
二、关键点:“新农合”的概念,“新农合”的原则。
第十章 农民合法权益维护
一、学习要点:了解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户籍政策,农民生产经营权利保护,掌握家庭财产权利维护,农村妇女的权益保护,继承权的保护,法律援助和信访。
二、关键点:什么事假劣农药,夫妻共有财产及个人财产的范围,遗产的范围。
管理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管理学》是攻读全日制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相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1.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把握管理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2.能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分析现实中管理问题,以此为依据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是否具备进一步培养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
三、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篇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学习要点:了解管理与管理者,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关键点:管理定义;管理者的基本管理技能。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学习要点:了解中西方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与知识管理的变革,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核心。
二、关键点:古典理论,行为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部分: 规划篇
第三章 组织环境
一、学习要点:了解环境与管理关系,理解环境与组织边界,掌握一般环境与特定环境区分。
二、关键点:环境与组织边界,特定环境。
第四章 战略管理
一、学习要点:了解战略的本质,理解战略的层次,掌握战略管理程序。
关键点:战略本质,战略层次,战略管理程序。
第五章 组织目标和计划
一、学习要点:了解组织目标管理,理解组织目标与标杆管理,掌握现代综合计划方法。
关键点:组织目标,组织管理。
第六章 管理决策
一、学习要点:了解管理决策行为,理解管理系统分析方法,掌握决策技术。
二、关键点:目标管理,计划。
第三部分: 组织篇
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职务设计
一、学习要点:了解组织结构模式;组织结构设计,理解组织一体化,掌握组织结构设计。
二、关键点:组织结构模式,组织一体化。
第八章 人员配备
一、学习要点:了解人员配备,人力资源规划,理解人员招聘与选拔的规则,掌握管理人员配备。
二、关键点: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选拔。
第九章 组织变革
一、学习要点:了解组织变革的相关力量,理解变革内容,掌握变革过程与创新。
关键点:组织变革内容,组织变革创新。
第四部分 激励篇
第十章 行为基础
一、学习要点:了解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关系,理解个体和全体的行为及其基础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组织中个人行为基础和群体行为基础及其在管理中的意义。
二、关键点:群体规范,工作团队。
第十一章 激励理论
一、学习要点:了解人性假设理论,理解激励理论到实践模式。
二、关键点:人性假设,激励理论到实践。
第十二章 领导
一、学习要点:了解领导与影响力,理解组织的成败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能力、品质有直接的关系,掌握如何成为有效领导者。
二、关键点:领导力,领导理论
第十三章 沟通
一、学习要点:了解沟通概念,理解沟通方式,掌握沟通障碍分析。
关键点:沟通理论,沟通障碍
第五部分 控制篇
第十四章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一、学习要点:了解:控制理论,控制过程影响因素,掌握预算、责任中心和平衡计分卡。
二、关键点:控制概念;控制过程
第十五章管理信息系统
一、学习要点:了解管理信息,理解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掌握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
二、关键点:管理信息
农村社会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村社会学》是攻读全日制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相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把握农村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
2.能够运用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分析现实“三农”问题,以此为依据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是否具备进一步培养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
三、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要点:了解社会学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主要概念,重点掌握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了解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明确农村社会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关键点: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乡村建设运动。
第二章 农民特征与新型农民培养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民内涵,中国农民的特点、生活方式、农民的分化以及新型农民的培养。
二、关键点:农民的内涵;农民生活方式特征。
第三章 农业特征与农业功能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掌握农业的多功能性。
二、关键点:农业的社会功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涵。
第四章 农村组织与村落文化
一、学习要点:掌握农村社区内涵、特征和功能,了解中国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理解中国农村文化基本特征,掌握农村社区发展理论。
二、关键点:农村社区;农村家庭与家族;农村社区组织创新。
第五章 城乡关系与城乡统筹
一、学习要点:掌握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特点、表现,初步探索消除我国城乡对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思路。
二、关键点:城乡关系演变;城乡统筹的原则;城镇化理论。
第六章 农村社会问题分析原理
一、学习要点:结合农村实践及社会问题理论,了解农村社会问题特点和发展规律。
二、关键点:农村社会问题含义及分类
第七章 农村制度及创新
一、学习要点:了解农村制度的类型和功能,掌握农村制度设置的原则和程序。
二、关键点:农村制度特点;农村制度的功能。
第八章 农村发展及规划
一、学习要点:理解农村规划的理念,掌握农村规划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关键点:农村发展的内涵;农村社会发展指标。
第九章 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
一、学习要点: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含义,掌握从农村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二、关键点:新农村的含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第十章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习要点:掌握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将其正确运用于农村社会研究的实践中。
二、关键点: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及步骤。
 
 
 
R、343兽医基础
第一部分动物学
1.绪论
1.1.动物学的概念
1.2.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1.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自然界的地位
2.自然分类法
3.分类的等级
4.种及物种的命名
5.亚种、品种的概念
1.3动物的分门
2.原生动物门
2.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1.单细胞动物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2.原生动物的结构
3.原生动物的营养、运动、呼吸、生殖
4.包囊
5.原生动物的分布
2.2.原生动物的分类
2.2.1鞭毛纲
2.2.2肉足纲
2.2.3孢子纲
2.2.4纤毛纲
3.腔肠动物门
3.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
2.两胚层与消化循环腔
3.组织分化
4.神经网
5.刺细胞
6.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7.水螅型与水母型
3.2腔肠动物的分类
3.2.1水媳纲
3.2.2钵水母纲
3.2.3珊瑚纲
4.扁形动物门
4.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
2.中胚层与实质组织
3.皮肤肌肉囊
4.不完全消化系统
5.原肾管
6.梯形神经系统
7.生殖系统
8.分布
4.2扁形动物的分类
4.2.1涡虫纲
4.2.2吸虫纲
4.2.3绦虫纲
4.3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及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4.3.1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
4.3.2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4.3.3防治原则
5.原腔动物
5.1.原腔动物概述
5.1.1.原体腔
5.1.2.原腔动物的分类
1.线虫动物门
2.轮虫动物门
3.棘头虫动物门
4.线形动物门
5.腹毛动物门
5.2线虫动物门及代表动物
6.环节动物门
6.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节
同律分节与异律分节
2.次生体腔
3.闭管式循环
4.后肾管
5.疣足与刚毛
6.链状神经系统
7.生殖与发育
8.分布
6.2环节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6.2.1多毛纲
6.2.2寡毛纲
6.2.3蛭纲
7.软体动物门
7.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型
2.贝壳与外套膜
3.体腔及循环系统
4.消化系统
5.呼吸器官
6.排泄系统-肾及肾管
7.有性生殖及个体发育
7.2软体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7.2.1软体动物的分纲
7.2.2主要纲的特征及代表动物
1.多板纲
2.腹足纲
3.瓣鳃纲
4.头足纲

8.节肢动物门
8.1节肢动物概述
1.身体分区及附肢分节
2.外骨骼及蜕皮
3.发达的横纹肌
4.混合体腔、开关是循环系统
5.多样的呼吸器官
6.链状神经系统及结构特点
7.生殖及发育:生殖方式多样,变态。
8.2节肢动物分类及代表动物
8.2.1原节肢动物亚门
8.2.2真节肢动物亚门
1.甲壳纲
2.肢口纲
3.蛛形纲
4.昆虫纲
5.多足纲
9.棘皮动物门
9.1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
2.内骨骼
3.后口及后口动物
4.次生体腔盒水管系统
9.2棘皮动物分类及代表动物
9.2.1海星纲
9.2.2海胆纲
9.2.3蛇尾纲
9.2.4海参纲
9.2.5海百合纲

10.脊索动物门
10.1脊索动物的特征
1.具有脊索
2.具有背神经管
3.具有咽鳃裂
10.2.脊索动物的分类
10.2.1尾索动物亚门
10.2.2头索动物亚门
10.2.3脊椎动物亚门
1.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脊椎动物亚门的分纲

11.圆口纲
11.1圆口类概述
1.无上下颌
2.无成对的附肢
3.寄生生活
11.2圆口动物的分类
11.2.1七鳃鳗目
11.2.2盲鳗目
12.鱼纲
12.1鱼类概述
鱼类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12.2鱼类的主要结构特征
1.体型分类
2.奇鳍和偶鳍
3.皮肤与鳞片
4.肌肉
5.消化系统
6.呼吸系统-鳃的结构与鳃呼吸
7.单循环
8.神经系统
9.中肾型排泄系统
10.生殖系统
12.3鱼的分类
12.3.1软骨鱼类
12.3.2硬骨鱼类
13.两栖纲
13.1两栖动物的结构特征
1.两栖动物的体型
2.皮肤系统
3.骨骼系统
4.肌肉系统
5.消化系统及口咽的结构
6.呼吸系统
7.不完全双循环
8.中肾型排泄系统
9.神经系统
10.生殖系统及个体发育
变态及休眠
13.2两栖纲的分类
13.2.1无足目
13.2.2有尾目
13.2.3无尾目
14.爬行纲
14.1爬行动物主要特征
1.体型特征
2.皮肤干燥和高度角化
3.骨骼系统:高度骨化、颞窝、次生颚
4.肌肉系统
5.消化系统:具有盲肠、泄殖腔
6.呼吸系统
7.不完全双循环
8.排泄系统:后肾
9.神经系统
10.生殖系统
14.2爬行动物的分类
14.2.1喙头蜥目
14.2.2龟鳖目
14.2.3蛇目
14.2.4蜥蜴目
14.2.5鰐目
14.3羊膜卵及进化
1.羊膜及羊膜卵
2.羊膜动物动物进化意义
15.鸟纲
15.1鸟类的结构特征
1.鸟类体型特征
2.皮肤系统对飞翔生活的适应
3.特化的骨骼系统
4.肌肉系统:鸣肌、栖肌
5.消化系统适应飞翔生活的变化
6.鸟肺的结构及双重呼吸
7.完全双循环及恒定的体温
8.排泄系统
9.神经系统及发达的感官
10.生殖系统
15.2鸟纲的分类
15.2.1平胸总目
15.2.2企鹅总目
15.2.3突胸总目
鹳形目、雁形目、鸡形目、鸽形目、鹤形目、隼形目、鸮形目、鴷形目、鴴形目、雀形目。
15.3.鸟类的繁殖和迁徙
15.3.1鸟类的繁殖
15.3.2鸟类的迁徙
16.哺乳纲
16.1哺乳动物的结构特征
1.哺乳动物的外形特征
2.皮肤系统:毛、皮肤腺、爪和角
3.骨骼系统:脊椎的结构特点、哺乳动物的行走方式
4.肌肉系统
5.消化系统:膈肌、咀嚼肌、皮肌
6.呼吸系统
7.排泄系统
8.神经系统
9.生殖系统
16.2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胎盘的结构与分类
2.胎生哺乳的生物学意义
16.3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16.3.1原兽亚纲
16.3.2后兽亚纲
16.3.3真兽亚纲:
食虫目、翼手目、鳞甲目、啮齿目、兔形目、食肉目、灵长目、奇蹄目、偶蹄目
17.动物的进化
1.无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2.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3.动物进化的证据

第二部分动物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物生理学根据其研究水平又分为
1、细胞及分子生理学
2、器官或系统生理学
3、整体或环境生理学
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2、慢性实验法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兴奋性
1、兴奋性
2、兴奋性的表现形式
3、兴奋性与刺激的关系
4、兴奋性的变化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原理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
2、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3、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传布
第三节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第二章血液生理
第一节血液与内环境
一、内环境恒定的意义
二、血液的组成
三、血液的总量
四、血液的理化性质
第二节血浆的功能
一、血浆蛋白的作用
二、血糖
三、血脂
四、无机盐
第三节红细胞与气体运输
一、红细胞的数目
二、红细胞的功能与血红蛋白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四节自细胞与免疫机能
一、白细胞的数目
二、白细胞的防御功能
三、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五节生理止血机制
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血小板的生理特征
2、血小板的机能
3、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
二、血液凝固
1、凝血因子
2、凝血过程
3、抗凝血因素和纤维蛋白溶解
4、促进和延缓血液凝固
第三章循环生理
第一节心脏的生理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2、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
2、自动节律性
3、传导性
4、收缩性
三、心动周期及各种变化
四、心电图
第二节血管的生理活动
一、血压的概念
二、动脉血压与动脉脉膊
三、静脉血压、静脉脉膊及静脉血流
第三节微循环、组织液与淋巴循环
一、微循环
1、微循环的组成与机能
2、微循环的调节
二、组织液
1、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2、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2、血管的神经支配
3、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
4、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1、全身性体液调节物质
2、局部性体液调节物质
第四章呼吸生理
第一节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结构特点
二、肺通气原理
1、肺通气的动力
2、呼吸运动
3、肺内压及胸膜腔内压
4、肺通气的阻力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一、气体的交换
1、气体交换的原理
2、肺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二、气体的运输
1、氧的运输
2、二氧化碳的运输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呼吸中枢
2、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1、化学感受器
2、血中二氧化碳
3、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4、氢离子浓度对呼吸的影响
第五章消化生理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的方式
二、胃肠平滑肌的特性
三、胃肠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四、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五、胃肠激素
第二节口腔消化
一、采食和饮水
1、采食中枢
2、反射性调节
二、咀嚼
三、唾液的分泌
四、吞咽
第三节单胃动物胃内的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1、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2、胃液分泌的调节
二、胃的运动
1、胃运动的形式
2、胃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复胃的消化
一、瘤胃和网胃的消化
1、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2、细菌和纤毛虫的种类及作用
3、瘤胃和网胃内的消化过程
前胃运动及其调节
二、瓣胃内的消化
三、皱胃内的消化
第五节小肠内的消化
一、小肠内消化液的分泌
1、胰液的分泌与调节
2、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3、小肠液的分泌
二、小肠运动及调节
1、小肠运动的形式及作用
2、小肠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大肠内的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的运动及排粪
三、大肠内的生物学消化
第七节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二、吸收的原理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糖类的吸收
2、蛋白质
3、脂类
4、维生素
5、无机盐
第八节消化机能的整体性
1、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间的联系
2、消化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来源与消耗
二、能量的平衡及其测定
三、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
2、静止能量代谢
第二节体温调节
一、畜禽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异
1、体温的概念
2、体温相对恒定及其生理意义
二、体温恒定的维持
1、产热
2、散热
三、体温的调节
1、基本概念
2、等热范围
第七章排泄生理
第一节尿的理化特性及组成
一、尿的理化特性
二、尿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尿的生成
一、肾脏的组织学特点
二、肾脏血液供应的特
三、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第三节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一、逆流倍增的概念
二、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机制
第四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作用的因素
第五节尿的排出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二、排尿反射
第八章神经系统生理
第一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纤维
二、突触
1、突触的分类及结构
2、突触的基本结构
3、突触传递
三、神经递质
1、外周神经递质
2、中枢神经递质
3、受体学说
第二节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中枢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
二、中枢兴奋
三、中枢抑制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感受器
二、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三、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四、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牵张反射
2、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三、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小脑结构概述
2、小脑的功能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大脑皮层运动区
2、锥体系统
3、锥体外系统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三、内脏活动的中枢性调节
第九章内分泌生理
第一节概述
一、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
二、激素
三、激素的作用原理
四、内分泌腺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甲状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甲状腺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一、甲状旁腺激素
二、甲状腺“C”细胞和降钙素
三、维生素D3
第四节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
二、肾上腺髓质
第五节胰岛
一、胰岛素
二、胰高血糖素
第六节脑垂体
一、脑垂体的形态结构
二、腺垂体
三、神经垂体
四、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
第十章生殖和泌乳
第一节雄性生殖生理
一、睾丸的功能
1、睾丸的生精作用
2、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二、附睾的生理作用
三、精液
四、授精
第二节雌性生殖生理
1、性周期
2、卵巢的内分泌作用
3、输卵管的生理作用
4、子宫的生理作用
5、受精
6、妊娠
7、分娩
第三节泌乳生理
一、乳腺的发育及调节
1、乳腺的发育
2、乳腺发育的调节
二、乳的分泌
1、初乳
2、常乳
3、乳分泌的生成和维持
4、乳的排出

第三部分兽医病理学
第一章绪论
掌握病理学、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病理学的基本内容、病理学的在兽医学科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熟悉病理学的学习方法。重点:病理学的概念
第二章疾病概论
掌握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掌握疾病的分类、经过和转归。
第三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掌握全身萎缩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的病理变化,掌握局部萎缩发生的原因和类型,了解萎缩对机体的作用。了解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透明变性和淀粉样变的发生原因和机理,掌握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透明变性和淀粉样变的基本病理变化,从解剖学和组织学上区别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透明变性和淀粉样变,了解变性对器官组织的影响。了解坏死发生的原因、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坏死的概念、坏死细胞的基本特征,掌握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坏疽的概念和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基本病理变化。
第四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了解代偿发生的原因、机理和本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掌握代偿的概念和代偿的分类。掌握适应、再生、钙化、机化、化生和肉芽组织的概念,把握不同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组成,形成过程和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第五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掌握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发绀的概念,掌握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在病理解剖学和组织学上特点,从以上各个方面区别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掌握缺血的概念及其发生后临床的病理变化,掌握梗死的概念及其解剖学和组织学上基本病理变化。掌握出血的概念和形态学的基本变化,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从概念、发生原因、病理变化区别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和出血。掌握血栓基本结构和血栓的形成过程。掌握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
第六章水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掌握水肿的概念、发生的原因、机理,了解水肿对机体的影响。了解脱水发生的原因、机理、代偿和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脱水的类型。掌握水中毒概念,区别水中毒和水肿。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其概念、本质。
第六章缺氧
掌握缺氧的概念,原因和类型。了解缺氧的病理变化、代偿和对机体的影响。重点为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第七章炎症
熟悉炎症的概念,了解炎症发生的原因和炎症过程中血管的反应和细胞的反应,熟练掌握炎症细胞的种类和基本功能。掌握炎症的全身性反应、局部征候和基本病理变化。掌握炎症介质的主要类别和基本功能。掌握炎症的本质、生物学意义和炎症的分类。重点是炎症的全身性反应、局部征候和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本质、生物学意义,炎症局部炎症细胞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第八章发热
掌握发热的概念、过程及其基本类型,了解发热的原因、机理和机体机能的变化,把握发热的生物学意义。重点是发热的概念、过程及其基本类型。
第九章应激
掌握应激的概念、过程,把握应激的生物学意义。重点是激的概念、过程。
第十章休克
了解休克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休克发生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过程。重点是休克发生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过程。
第十一章肿瘤
掌握肿瘤、癌和肉瘤的概念,了解肿瘤的形成原因和发生机理、形态、(整体和细胞)结构、生长的一般特征,掌握肿瘤的细胞组织学特征和恶性肿瘤的转移,从生长方式、手术后复发与否、转移和对机体的影响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重点是肿瘤、癌和肉瘤的概念,肿瘤的细胞组织学特征和恶性肿瘤的转移,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第十二章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
了解疣状心内膜和溃疡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掌握疣状心内膜和溃疡性心内膜炎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心外膜炎(心包炎)、间质性心肌炎、实质性心肌炎和化脓性心肌炎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心外膜炎(心包炎)间质性心肌炎、实质性心肌炎和化脓性心肌炎的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是疣状心内膜和溃疡性心内膜炎、心外膜炎(心包炎)间质性心肌炎、实质性心肌炎和化脓性心肌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十三章造血淋巴器官疾病
了解淋巴结、脾脏和腔上囊炎症发生的原因和机理、类型对机体的影响,掌握淋巴结、脾脏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是淋巴结、脾脏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
了解呼吸系统黏膜的屏障机能,掌握肺脏的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肺炎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肺萎陷和肺气肿的概念和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肺萎陷和肺气肿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重点是肺脏的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肺萎陷和肺气肿的概念和基本病理变化。
第十五章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
了解消化系统黏膜的屏障机能,掌握胃肠道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胃肠道炎的发生原因、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肝脏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肝炎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肝中毒性营养不良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肝中毒性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掌握黄疸的概念、发生原因和机理,了解黄疸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肝硬化的概念和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肝硬化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重点是胃肠道炎症、肝脏炎症、肝中毒性营养不良的基本病理变化,黄疸的概念、发生原因和机理,肝硬化的概念和基本病理变化。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
了解泌尿系统黏膜的屏障机能。掌握肾脏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肾脏炎症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了解肾病的概念,了解肾病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重点是肾脏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十八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
掌握神经系统黏膜的屏障机能,掌握卫星现象、嗜神经原现象和脑软化的概念,掌握脑炎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脑炎、脑软化的发生原因和机理、对机体的影响。重点是血脑屏障、卫星现象、嗜神经原现象和脑软化的概念、脑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四部分兽医药理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第二节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第三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合理用药与药物管理
基本要求:掌握兽医药理学总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一般了解现代药理学发展中分支学科,一般掌握药物制剂。熟练掌握药物的作用——药效学;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动力学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重点:基本概念;药物基本作用;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难点:药效动力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传出神经药物:包括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
第二节传入神经药物:包括局麻药、保护药和刺激药的主要应用
基本要求: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熟练掌握阿托品、肾上腺素、毛果云香碱的作用机理与药理作用、应用。
重点: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毛果云香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难点:拟(抗)肾上腺素药物和拟(抗)胆碱药物的分类,作用机理与各药的比较药理学特点。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全身麻醉药
第二节镇静药与抗惊厥药
第三节镇痛药
第四节中枢兴奋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乙醚、水合氯醛、氯胺酮和安定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一般掌握哌替啶、扑热息痛、阿斯匹林的作用机理与药理作用;熟练掌握、氯丙嗪、巴比妥类药物、安乃近、氨基比林的作用特点。局麻药的临床应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重点:巴比妥类、氯丙嗪、安乃近、氨基比林、阿斯匹林的作用机理与药理学作用与临床应用。
难点:各类中枢抑制药的分类以及各类药物的比较药理学特点。全身麻醉药的应用,镇静、安定药的应用。
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第一节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第二节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
第三节抗贫血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局部止血药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一般掌握对羧基苄胺,维生素K,枸橼酸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熟练掌握强心苷、铁剂、肝素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重点:强心苷、铁剂、安络血、维生素K、肝素。
难点:强心苷的作用机理、铁剂的吸收与应用。
第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第一节健胃药与助消化药
第二节抗酸药
第三节止吐药与催吐药
第四节瘤胃兴奋药
第五节制酵药与消沫药
第六节泻药与止泻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健胃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选用;一般掌握止酵药与消沫药的作用特点;熟练掌握泻药的分类、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
重点:龙胆、灭吐灵、氯化钠(注射液)、硫酸钠。
难点:各类泻药的作用机理、作用、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
第一节祛痰药
第二节镇咳药
第三节平喘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祛疾药、镇咳药和平喘药的定义,一般掌握氯化铵、咳必清、麻黄碱的药理作用;熟练掌握氨茶碱、可待因、碘化钾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重点:氨茶碱、可待因、碘化钾。
难点:镇咳药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原则
第七章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一节利尿药
第二节脱水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安体舒通、山梨醇的药理作用与应用,熟练掌握呋塞米、噻嗪类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重点:速尿、噻嗪类、高渗葡萄糖、甘露醇。
难点:利尿药的作用机理,临床选药及注意事项。
第八章作用于生殖系统药物
第一节生殖激素类药物
第二节子宫收缩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雄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药理作用与应用,一般掌握人绒膜促性腺激素、马促性素、垂体后叶制剂、麦角新碱的药理作用特点。熟练掌握孕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产素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重点:孕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产素;
难点:子宫收缩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第九章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一节构效关系与药理作用
第二节药物应用与不良反应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强的松龙、苯海拉明、扑尔敏、等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重点: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苯海拉明、扑尔敏。
难点: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学作用与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第十章自体活性物质与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组胺与抗组胺药
第二节前列腺素
第三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组胺与抗组胺药,前列腺素;熟练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重点:解热镇痛抗炎药。
难点:组胺的作用与机理,解热镇痛抗炎药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水盐代谢调节药和营养药
第一节水盐代谢调节药
第二节钙和磷
第三节微量元素
第四节维生素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水盐代谢调节药,钙和磷;熟练掌握微量元素;维生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重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应用。
难点:钙和磷的吸收。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
第一节抗生素
第二节化学合成抗菌药
第三节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第四节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制霉菌素的抗菌谱及临床应用;一般掌握呋喃类、喹噁啉类、多肽类、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熟练掌握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抗菌增效剂各类药物的品种、抗菌谱、作用机理、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重点:β-内酰胺类、氨基苷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
难点:各类抗菌药物的种类及药理学与药动学特征。
第十三章消毒防腐药
第一节环境消毒药
第二节皮肤和黏膜消毒防腐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防腐消毒剂的概念,作用机理;一般掌握影响消毒防腐剂作用的因素,熟练掌握各类防腐消毒剂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重点:酚类、醇类、酸类、碱类、氧化剂、卤素类、重金属类、表面活性剂、烷化剂
难点:各类消毒剂的消毒谱和临床选用。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抗蠕虫药
第二节抗原虫药
第三节杀虫药
基本要求:一般了解硝基咪唑类药物、抗边虫药物和抗弓形虫药物;一般掌握多嗪珠利、辛硫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物;熟练掌握左旋咪唑、苯并咪唑类、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类)、吡喹酮、喹诺啉类抗球虫药、球痢灵、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氨丙啉、氯苯胍、尼卡巴嗪、杀球灵、磺胺氯吡嗪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重点:左旋咪唑、阿苯达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吡喹酮及各类抗球虫药物。
难点: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及其品种;各类抗球虫药物的抗虫活性峰期与临床应用。
第十五章特效解毒药
第一节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毒药,了解毒理、中毒症状以及解毒机制
第二节有机氟中毒的解毒药
第三节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药
第四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
第五节金属与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基本内容: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毒药;有机氟中毒的解毒药;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药;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金属与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基本要求:一般掌握解毒药的种类与作用机理;熟练掌握各类解毒药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学重点:有机磷酸酯类杀虫药解毒剂、亚硝酸盐中毒解毒剂、氰氢酸中毒解毒剂、重金属中毒解毒剂。
难点:各类解毒剂和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临床诊断学
第一章
一、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1.诊断学
2.综合征
二、诊断的基本过程
1.调查病史、检查病畜、搜集症状、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2.对症状等资料进行分析,做出初步诊断
3.实施防治,验证及完善诊断
三、诊断的基本方法
1.问诊及调查
2.系统及一般检查
3.血尿、粪及病料的实验室检查
4.特殊检查:
(1)X线检查(2)ns电图描记(3)超声波检查(4)CT检查
(5)病原培养等

第二章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问诊:
1.问诊的概念
2.问诊的方法
3.问诊的内容
二、视诊:
1.视诊的方法
2.视诊的内容
三、触诊:
1.触诊的方法
2.触诊的应用范围
四、叩诊:
1.叩诊的方法
2.叩诊的应用范围
3.叩诊的基本音调
五、听诊:
1.听诊的方法
2.听诊的应用范围
六、嗅诊:
1.嗅诊的应用范围

第三章临床检查及诊断的基本程序
一、病畜登记
二、问诊及记录
三、观症的检查(查体及一般检查、部位及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四、做出初步诊断
五、备案:医师的签名及治疗方案等

第四章临床一般检查
一、精神状态的观察
1.正常状态
2.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二、可视粘膜的检查
1.检查方法
2.正常状态
3.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三、体温的测定
1.测定方法
2.正常体温
3.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四、脉搏的测定
1.测定方法
2.正常脉搏
3.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五、呼吸数的测定
1.测定方法
2.正常脉搏
3.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六、表在淋巴结的检查
1.检查的方法
2.正常状态
3.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第五章系统检查
一、呼吸系统检查
1.呼吸运动的检查
(1)呼吸类型的检查
A正常的呼吸类型
B异常的呼吸类型及临床意义
(2)呼吸节律的检查
A正常的呼吸节律
B异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3)呼吸困难的检查
A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
2.呼出气体、鼻液及咳嗽的检查
(1)呼出气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鼻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3)咳嗽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3.上呼吸道的检查
(1)鼻腔的检查方法
(2)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3)喉的检查方法
(4)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5)气管的检查方法
(6)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4.胸廓的视诊
(1)正常状态
(2)筒状胸、狭胸及不对称胸的临床意义
5.胸肺的叩诊
(1)叩诊界的确定及叩诊方法
(2)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6.肺的听诊
(1)肺听诊的方法
(2)正常的呼吸音
(3)异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
1.正常的心音
2.心音的产生
3.心音的叩诊方法
4.心音的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包括频率、性质、强度、分裂、杂音节律等变化)
三、消化系统检查
(一)采食、饮水、咀嚼、吞咽、嗳气、反刍及呕吐的检查
1.检查方法
2.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二)口腔的检查
1.检查方法及正常状态
2.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三)食管的检查
1.检查方法
2.临床意义及病理变化
(四)马属动物胃肠的检查
1.检查方法
2.正常状态
3.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五)反刍动物胃的检查
1.瓣胃、网胃、瘤胃的检查方法
2.正常状态
3.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六)排粪动作、粪便的感官检查
1.正常状态
2.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四、泌尿系统检查
(一)排尿动作的检查
1.检查方法及正常状态
2.异常变化(包括尿频、多尿、少尿、无尿、尿闭、尿失禁与尿淋漓等)及临床意义
(二)尿液的感官检查
1.正常状态
2.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五、神经系统检查
(一)感觉机能的检查
1.检查方法
2.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二)反射机能的检查
1.检查方法
2.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三)运动机能的检查
1.检查方法
2.异常状态及临床意义
 
 

S 610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

  一、考试性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考试是为招收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具体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基础理论与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要求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

2. 对国内专业前沿理论与实践要有较深入的了解;

3. 具有正确的生态观、社会观、艺术观;

4.对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考试内容

  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基础理论,是风景园林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以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理论

包括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设计基本构图原理、园林景观构成要素、造景手法、国内著名园林实例分析;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相关内容

(三)中国古典园林史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3小时;

 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50分):

1)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占40%;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占30%;

3)中国古典园林史,占30%。

4.考试题型

考试包括以下部分: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六、参考书目

⑴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⑵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⑶唐学山,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版权所有 Power by Ricky]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