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考试大纲 正文

2014年园林学院各应试科目考试大纲

作者:时间:2013-11-05点击数:

 

70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

  一、考试性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考试是为招收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具体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基础理论与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要求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

2. 对国内专业前沿理论与实践要有较深入的了解;

3. 具有正确的生态观、社会观、艺术观;

4.对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考试内容

  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基础理论,是风景园林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以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理论

包括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设计基本构图原理、园林景观构成要素、造景手法、国内著名园林实例分析;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相关内容

(三)中国古典园林史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3小时;

 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50分):

(1)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占40%;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占30%;

(3)中国古典园林史,占30%。

4.考试题型

考试包括以下部分: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六、参考书目

⑴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⑵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⑶唐学山,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804园林快速设计

一、考试大纲性质

  《园林设计》考试是为招收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园林植物应用方向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考试要求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能力,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植物应用方向)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方案能力及图面表现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理解规划设计任务的特点、要求,绿地定性准确,满足园林绿地功能需求;

  2.正确地处理好规划基地与周边用地性质的关系,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

  3.运用有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合理进行用地与空间布局,合理布置园林建筑与园林设施;

  4.能较好地表现规划设计方案,绘图基本功较为扎实。

  三、卷面结构

1.内容组成:一般选择下列方向之一:城市小型公园设计、城市居住区中心绿地景观设计、城市沿街绿地设计、学校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广场设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工厂园林景观设计等。

2.考试题型

满分为150分,主要由下面三部分内容组成,各部分的考查比例为:

  (1)总平面设计(1:200-1:500),占90分;

  (2)鸟瞰图或局部透视图,占50分;

(3)简要说明,占10分。

四.考试时间与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考查要点

  一、设计任务的性质及特点

  考生应能正确地理解规划用地的性质、特点及其规划设计与功能要求。

  二、规划区用地功能布局

  1.规划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反映当代园林设计的特征、时代风貌与发展趋势;

  2.规划区用地功能划分是否合理;

  3.规划结构是否清晰及富有创意;

  4.与基地周边地域景观环境结合情况;

  三、规划区空间布局与景观设计

  1.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郁闭空间的营造效果;

  2.规划区景观空间序列设计效果;

  3.规划区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效果;

  四、图面表现技能与效果

  1.图面表现方式(钢笔墨线、马克笔、水彩、水粉、彩铅或其他)不限;

2.图面大小达到题目要求;所有设计内容绘制于1张1号图纸。

3.图纸用非透明纸。

 

 

 

 

805园林植物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园林植物》(包括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是报考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园林植物有关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观赏习性、生态习性和园林应用,能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了解最前沿的园林植物应用、品种培育、苗木繁育等方面的知识;能对目前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自己的、可行的建议。

三、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园林花卉学占50%;园林树木学占50%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75%;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25%。

3.考试题型:园林植物的拉丁学名互译(20%);名词解释(10%);填空题(15%);简答题(30%);综合性答题(25%)。

四、考试时间和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第一部分:园林花卉学,占50%

上篇总论

绪论

花卉与花卉学的基本概念;花卉在园林中的作用;花卉栽培应用发展概况。

第一章花卉种质资源及分类

了解中国原产花卉种质资源情况与特点;掌握根据不同分类依据进行的花卉分类方法,各有哪些代表性花卉。

第二章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

各种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水分、营养与基质)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如何依据花卉生长发育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制定花卉栽培管理措施。

第三章花卉的繁殖

掌握花卉常规繁殖技术,包括播种、分生、扦插及嫁接等繁殖技术。掌握花卉繁殖新技术:例如如穴盘育苗新技术、组培快繁新技术及组培快繁主要环节等。

第四章花卉栽培技术与花期调控

掌握露地花卉、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掌握草坪建植、养护管理的基本知识、草坪的分类、对草坪草的基本要求及草坪草的类型;掌握花卉无土栽培的常用方法、特点及其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营养液的成分及配制方法等;掌握花卉花期调控的原理、花期调控的措施、及其应用实例。

第五章花卉栽培

掌握花卉栽培设施的类型、设施环境特点以及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技术。

第六章花卉应用

掌握花坛、花境的有关概念及设计,掌握花坛、花境设计中花材的选择,了解切花和盆景的材料,了解在现代园林中花卉常见装饰应用形式。

下篇各论

第七章一、二年生花卉

掌握一、二年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掌握常见一、二年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第八章宿根花卉

掌握宿根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掌握常见宿根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第九章球根花卉

掌握球根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球根花卉花芽分化特点;掌握常见球根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第十章水生花卉与岩生花卉

掌握水生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掌握常见水生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了解岩生花卉的生态习性与园林应用。

第十一章室内花卉

掌握室内花卉的特点;掌握常见室内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的形态特征、习性、观赏价值和用途。

第十二章其它专类花卉

掌握常见重要专类花卉如兰科植物、仙人掌与多浆类植物等的形态特征、类型与品种、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第二部分:园林树木学,占50%

绪论

园林树木的概念及范围;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的植物学分类方法,如植物分类的等级、植物的命名、植物分类的依据、植物分类检索表及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了解园林树木在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法。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的树形、叶、花、果实及其观赏特性,了解园林树木的树皮、枝、干、刺毛等及其观赏特性。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了解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配植

掌握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和方式

第五章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了解行道树、庭荫树、孤赏树、群植树、观花树、垂直绿化树、绿篱及造型树、地被树的选择与应用。

第六章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了解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的概念、调查项目及树种规划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各论

掌握园林树木主要科、属的区别和北方园林中较常见的重点种的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习性、分布、观赏价值和用途,能通过编写检索表(定距检索表或平行检索表)来区分指定树种,了解一般种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第七章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掌握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红豆杉科的形态特征和科属之间的区别,掌握以上6个科中在北方园林中应用较广的重点种的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习性、分布、观赏价值和用途,了解南洋杉科、罗汉松科和三尖杉科的主要形态特征、主要属和主要树种。

第八章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Dicotyledoneae(ANGlOSPERMAE)

Ⅰ.离瓣花亚纲Archichlamydeae

掌握胡桃科、杨柳科、桦木科、山毛榉科(壳斗科)、榆科、杜仲科、桑科、木兰科、蜡梅科、小檗科、芍药科、悬铃木科、虎耳草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苦木科、楝科、漆树科、槭树科、无患子科、七叶树科、卫矛科、黄杨科、鼠李科、葡萄科、锦葵科、椴树科、梧桐科、猕猴桃科、胡颓子科、柽柳科、千屈莱科、五加科、石榴科、山茱萸科的形态特征和科属之间的区别,掌握以上36个科中在北方园林中应用较广的重点种的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习性、分布、观赏价值和用途,了解五味子科、毛茛科、木通科、山茶科、藤黄科、金缕梅科、海桐科、大戟科、冬青科、木棉科、蓝果树科、珙桐科的主要形态特征、主要属和主要树种。

Ⅱ.合瓣花亚纲(被子植物门)Metachlamydeae

掌握杜鹃花科、柿树科、木犀科、马鞭草科、玄参科、紫葳科、忍冬科的形态特征和科属之间的区别,掌握以上7个科中在北方园林中应用较广的重点种的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习性、分布、观赏价值和用途,了解马钱科、夹竹桃科、茜草科的主要形态特征、主要属和主要树种。

第九章单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Moncotyledoneae

掌握百合科丝兰属和禾本科竹亚科的形态特征和这两个科中在北方园林中应用较广的重点种的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习性、分布、观赏价值和用途,了解棕榈科主要形态特征、主要属和主要树种。

 

 

 

806生态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生态学》(包括基础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报考森林培育(城市林业)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生态学有关基本概念、原理和当前研究热点,掌握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针对不同森林类型的环境条件进行森林经营和生态环境整治;了解最前沿的生态学原理应用与城市林业的发展及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对目前生态学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可行的建议和观点。

三、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基础生态学占50%;森林生态学占50%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60%;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40%。

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填空题(15%);简答题(30%);综合性答题(40%)。

四、考试时间和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第一部分:基础生态学,占50%

 

第一章    绪论

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掌握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掌握环境、生态因子、限制因子、生态幅、光补偿点、光周期等基本概念,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的主要规律,光、水和土壤等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如何应用这些特点。

第三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掌握种群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生命表概念、类型及其特点,种群的数量和分布的应用意义,种群增长率r与净增殖R0的关系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逻辑斯谛方程及各参数的含义,“S”型曲线的特点及各阶段的特征,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类型,种群的调节学说及其应用实例。

第四章     种群生活史

掌握种群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类型,物种的形成与生殖隔离以及生殖隔离形式和方式,物种形成的方式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掌握领域性、他感作用、竞争排除原理、生态位、捕食、种内与种间关系等基本概念,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二个物种竞争的4种可能结果,捕食作用对种群数量和质量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掌握边缘效应、优势种、关键种、物种丰富度、生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等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计算及梯度变化规律,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第七章      生物群落的动态

掌握群落的演替及其分类,演替顶极及顶极学说,演替系列及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第八章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3S技术

掌握生物群落的分类定义及分类单位,群落的命名,群落分类原则,我国植被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掌握生态系统、食物链、生物扩大作用、营养级、生态锥体等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及作用,同化效率、生长(产)效率、消费效率和林德曼效率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负反馈调节及其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实际案例。

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

掌握初级生产、全球初级生产量的分布特点,限制陆地及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的因素,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次级生产的生产效率,估计次级生产量方法,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掌握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周转率、温室效应、硝化作用等基本概念,气体循环和沉积循环的区别,物质循环的模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全球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的基本过程,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循环的特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热带雨林的分布及植被特点,草原退化的主要特征,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湿地定义及其功能。

第十二章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掌握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生态系统服务定义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及内涵。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掌握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减缓的途径,生物多样性定义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可持续发展定义及其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森林生态学,占50%  (考生注意:为避免重复、相同内容未列出)

 

第一章    绪论

掌握森林、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森林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二章    森林环境

掌握Liebig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了解适应性及其相关概念,正确理解森林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二者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森林能量环境

了解太阳辐射、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掌握其相应的基本概念,树种耐阴性的鉴别与影响因素,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实际应用。

第四章    森林物质环境

了解水的生态作用,掌握湿润度、干燥度的概念及于植被分布的关系,理解森林的水分平衡及相关概念,森林的增加降水、净化水质的作用。熟练掌握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正确认识森林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第五章    森林环境中的干扰因素

了解地形对森林的影响,森林植被的防风作用,掌握林火的概念、类型及对动植物的影响,提高对森林防火的认识。

第六章    森林种群的结构与动态

掌握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种群的增长模型,了解植物种群的生活史,生物入侵的概念与过程,r对策和k对策以及相关特征。

第七章    森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关系

掌握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理论,了解动植物的相互关系及其进化。

第八章    森林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

掌握点突变、染色体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频率、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漂变等概念,了解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作用,熟悉物种多样性进化和物种形成的规律。

第九章    森林群落结构

掌握森林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熟悉森林群落的结构、外貌和动态,了解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第十章    森林群落演替

    了解森林演替的一般过程,掌握林木更新模型和林窗模型。

第十一章    森林生态系统

掌握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反馈调节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其规律,物质循环的主要类型和过程,正确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特点,关注当前的环境状况。

第十二章    森林地理分布

了解中国森林的分类和世界森林的分布,掌握森林分类的定义及分类单位、一般原则,我国主要森林植被及其分布

第十三章    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

    辩证地理解森林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掌握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减缓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森林的分布和种类组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版权所有 Power by Ricky]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